新加坡如何从破旧渔港变成金融中心?作为新加坡首位当选总理,半个世纪以来,他带领着新加坡创造了在一代人时间里从一个殖民地贸易中心变成亚洲最繁荣的国家之一的奇迹。很少有领导人可以在一个国家历史上留下深刻的个人烙印,但李光耀是一个例外。

 

23日凌晨,李光耀与世长辞,享年91岁。在庆祝新加坡建国50周年的同时,李光耀所打造的全球独一无二的国家治理模式也深深为人铭记。

当李式独特的经济治理模式跨时空相传,成为狮城人的共业,这座海上城邦也因此成为全球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参照样板,展现着自己的神话。

从破旧渔港到金融中心

在新加坡的西部,有一座聚集着约百家石油化工厂的人工岛屿,每天这里都在生机勃勃地进行资源开发和输出。而就在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孤岛渔村。1959年5月,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以压倒多数获胜后,李光耀出任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他眼前所面对的便是这样一片荒凉之地。

在其2000年出版的回忆录《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中,他描绘道,当时他要领导的是一个没有内地和自然资源的小岛。

但恰恰是因为有限的国土面积和资源的匮乏,让新加坡人的血液里与生俱来的危机感化成了变革的动力。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型油企开始在这座人工小岛的周围设置工厂,以此为契机,李光耀从零开始发展石化产业。其推行了包括优惠税制、简化政府审批等在内的一批措施,海外企业的进驻迅速缔造了一片高端产业聚集地。

李光耀还采用了英国自由贸易的传统,将新加坡转变成为一个巨大的跨国公司产业园。这一方法还用到了电子、精密机械等其他产业领域,外资企业相继由日本和欧盟各国等进驻新加坡。1968年,德州仪器在新加坡成立一家芯片制造厂,李光耀随后促使新加坡转型成为一个科技热点地区。目前,在新加坡拥有亚太总部的公司包括微软、谷歌、埃克森美孚等。

在李光耀任期内,新加坡的GDP增至建国时的25倍。从196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400多美元,到1991年超过1.4万美元,再到2013年的5.5万美元,不断跨越发展,全球竞争力名列前茅。

目前,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及最大油井生产国。在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新加坡经济一直保持着平均5%至7%的增长率,这为它贴上了外汇及商品金融中心的标签,并朝着打造财富管理中心目标迈进。

空调经济下独特价值观

与昔日的局限相比,新加坡如今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在亚洲名列前茅。有海外媒体评论称,李光耀用一种彻底的现实主义眼光,开辟了适合新加坡的生存之道。虽然也被批评实施强权统治,但很显然其政策为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构筑了基础。

李光耀曾将空调称为最重要的发明,因为它使热带国家的居民能享受到温带国家的文明成就。在发展中的亚洲,空调这一曾经的新奇事物激发了人们与自然斗争的愿望。

这一不同于他人的看法也在其经济治理上有所体现。在里根·撒切尔新自由主义经济时代开始前,新加坡就已采取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这一将资本主义现代化与国家引导型经济、专制政体相结合的“新加坡模式”有时被批评为软独裁。对于这一模式的解读也时常充满争论,典型的政府干预经济体制、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体质以及政府指导式的资本主义体制,又或者是发展型经济体制,尽管看法诸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模式对世界各地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堪称典范。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约有76%的华裔、15%马来裔和7%的印度裔。东亚国家非常具有家庭和教育观念,并且拥有集体主义者的态度。国际知名社会学家、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蔡明发认为,这让新加坡重构了亚洲价值观。

半个世纪以来,新加坡政府始终紧盯亚洲和世界的最新发展趋势。李光耀相信全球化,并相信每个国家都需要也能够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我为自满感到害怕。当事情开始变好时,人们总是倾向于对减少工作有更大渴望。”他在1970年6月的一次演讲中说道。

英国卫报评论称,他最喜欢问的问题不是“这正确吗”而是“那又怎样?”他真正关心的是政策能否实施,以及它是否会确保新加坡成功。

“李光耀总理对亚洲形势和经济管理的看法和见解,受到世界各地很多领导人的尊重,过去几代的世界领导人都曾向他寻求国家治理和发展的建议。”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份声明中称。

他对于中国的政策制定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李光耀的祖籍为中国广东省,他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情缘”。他爱喝中国茶,且与中国领导人私交甚好。其治理模式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制定方面有重要影响,其中包括经济特区、工业园区等。

新加坡奇迹是否有续集?

去年8月的新加坡建国49年庆典上,当李光耀以缓慢的步伐踏入庆典现场。全场观众激动欢呼,起立致敬。在不少新加坡人的心目中,该国的建设成就完全归功于他的智慧与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2日发表声明称,李光耀是亚洲的一个传奇人物,因其强有力的领导和政治才能广受尊敬。他帮助新加坡从一个发展中国家转型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成为一个繁荣的国际商业枢纽。

金融时报则认为,李光耀是新的亚洲活力的象征:聪明、坚韧、务实、展现出不可动摇的自信。理查德·尼克松曾经将李光耀描述为小国中的大人物:“在其他时期和其他地方,他很可能会获得像丘吉尔、迪斯雷利或者格莱斯顿那样的世界地位”。他的完美主义、远见卓识、精英主义、威权主义和不宽容,以及对安全、清洁和秩序的痴迷,几乎体现在现代新加坡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像魔术师一样,将没有辉煌历史、地理条件一般的新加坡,变成了一个繁荣的城市国家。

但是2011年的到来,标志着李光耀时代的结束,执政党人民行动党遇到了来自选民的抵抗。如今,由其一手打造的国家正走向十字路口。其所面临着包括劳动力人口日益减少,越来越依赖外国移民等艰难局面。

新加坡民主党秘书长徐顺全曾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新加坡需要一个完全能将新加坡带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愿景:私营中小企业要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不是国有企业集团;薪酬结构应确保工资较低者的实际收入不会缩水,即便是在亿万富翁数量上升的情况下;老年人应无需为维持生计而从事卑微的工作;必须确保媒体不受国家控制;最重要的是,需要改革政治制度,以便能进行真正自由而公平的选举,使新加坡的政治自由得到尊重。

对于新加坡发展模式的争论仍在继续,然而尽管存在这些问题,李光耀的成就都不可否认。在一代人时间里,新加坡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脆弱走向稳定,这个国家已经深深刻下李光耀的个人烙印。纽约时报评论称,新加坡折射了李光耀的特点:高效、廉洁、不感情用事,并富有创造性、前瞻性和务实精神。

在半个世纪前,当李光耀面对着新加坡破旧港口,一切其实早就留下注脚,未来的模样则在今日新加坡精神这面镜子中渐渐显露影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No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